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南明大丈夫> 第253章 太子到了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53章 太子到了(3 / 5)

出来。岂能因为害怕庸人的闲言蜚语,就不为社稷考虑?”

党魁就是党魁啊!明明是为东林的利益考虑,被他一说,整得好像要殉道一样。

这下阻止福王登基,成了为天下考虑,而在天下和江山社稷面前,扇自己脸算什么?打肿都没问题。

众人一阵叹服,林时对道,“先生说的有理。现在局势动荡,国朝正需要明君,我们为了江山社稷,背点骂名算什么?”

“先生说的有理,不过天下人却未必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,学生认为,还需要分头游说才行。”黄宗義出谋划策道。

钱谦益点了点头,“那咱们就分头行动,我去游说史公,他是南京兵部尚书,东南官场以他为首,只要说动他,大事就成了一半。你们则分别去游说南京官员,说服他们拥立潞王~”

商议完,众人便各自散去,而东林党人的游说,无非就是造福王的谣,然后吹捧潞王。

东林党人员众多,掌握朝野话语之权,不几日间,江南各地就充数着对福王不利的留言。

身在淮安的福王,啥事没干,祸从天降,只能求救与武将。

其实在历史上,崇祯和太子没有南下,福王继承大统,也是合乎礼法,合乎规矩的。

南明朝的统序之争,主要是东林党人挑起,是他们破坏了曾经维护的东西,挑了一个不相干的潞藩,带了个非常不好的头。

从王朝稳定的角度来说,长幼有序,立长不立贤,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因为这样一来,有一个标准存在,根据血统长幼排序,立储很好选,不会发生太过激烈的夺位之争,但要是立贤,那就没了一个固定的标准,谁都可以说自己“贤”,所有的宗亲都有机会,那就乱套了。

早期的东林党人,是礼法的维护者,现在的东林党人却从狭隘的私利出发,推翻原来的说辞,强烈的反对福藩,致使福藩只能求助与藩镇,最后造成藩镇做大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