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魏宫廷> 第357章:功在千秋(大结局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57章:功在千秋(大结局)(2 / 10)

但这个建议,却遭到了宗府宗正赵胜的反对。

繇诸君赵胜认为,若加强郡县职能,废除分封制、削弱邑君,这将彻底化解赵氏王族与嬴氏、熊氏、田氏等旧有的大贵族,而使代表朝廷的新士族阶级取而代之。

赵胜的反对,相继得到了燕王赵疆、桓王赵宣、安平侯赵郯、河东守魏忌、蓝田君嬴谪、溧阳君熊盛等许多魏国大贵族的反对。

旧贵族势力与士族官僚阶级,于此时爆发了最为严峻的争执与矛盾。

九月,魏皇帝赵润力排众议,废除分封制、加强郡县职能,但此前得到封邑的邑君,则不在其列,作为对诸贵族的安抚,除非直系血亲断绝,否则绝不收回封邑。

至此,魏国旧贵族势力与魏国士族的矛盾暂时和解,但从本质上来说,前者注定将被后者所超越,甚至于取而代之。

为了更好地加强郡县职能,朝廷将天下划分为四十六个郡,设左右丞相,左丞相为介子鸱,领内朝,右丞相为翟璜,代皇帝领天策府,彼此互不干涉。

可即便如此,依旧无法阻止朝廷势大、而天策府势弱的局面。

原因很简单,一来朝廷有主要负责战争后勤运输的兵部可以钳制天策府,而来天下已平,天策府基本上已无用武之地,除非远征塞外草原,再次扩大国土。

为了钳制朝廷尤其是内朝,以赵胜、魏罃、田讳、熊盛等魏臣,恳请提高御史监的权利,御史监因此获利,御史大夫至此成为朝中除了左右丞相以外,第三方权力势力,使文臣与武将、贵族与士族的关系得到相互掣肘。

除了朝中势力的彼此争斗,魏国亦在该年推出政令,推崇魏皇帝赵润当初拟定的「肃氏度量衡」,使其成为全国唯一的度量标准。

并且,左丞相介子鸱提议废除诸国的文字,使天下人皆说写魏国文字。

这个提议,几乎遭到了旧诸国遗老大部分人的反对,却得到了魏人的支持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