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铁血山河志> 第625章 大清财政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25章 大清财政(2 / 5)

丢了老脸,有人会信吗?”

索尼气呼呼地坐了回去,瞪着索图:“三儿,到底怎么回事?”

索图一脸无奈:“你们把汉官晾在一边,他们不积极,这税银自然……”

鳌拜又瞪了眼睛:“收银子和汉奸,有什么关系?”

索尼虽然兼任户部尚书,年轻时也做过生意,其实他对邦国财政,一窍不通。遏必隆、鳌拜、图海等人,也是两眼一抹黑。跟这帮人谈财税,简直就是对牛弹琴。索图作为后辈,镇不住场子,于是把目光投向了佟六十。

佟家自从脱离渔猎,世代经商,累积巨富,帮助努尔哈赤起事,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清国初年的财政,几乎都是佟家人在主持。因此佟六十对财税,可谓是了如指掌。

然而要跟无知的人,解释专业知识,是件相当蛋疼的事。眼见索图眼巴巴的目光,佟六十只好出面,反问鳌拜等人:“户部的银子,是靠谁收上来的?”

鳌拜愣了片刻,一脸迟疑:“难道是明国那些投降的汉奸?”

佟六十点了点头,开始解释财政制度:

具体的完备财税制度,起源于齐国的管仲。然而齐国是商业国,所以管仲的财税制度,主要是商业方面。

华夏完备的农业赋税,完备于商鞅。从商鞅变法之后,确立了华夏以农业为基础的邦国基础。因此自秦国之后,华夏邦国的财税,主要来源于农业。

商鞅规定,农民种地,上交一定比例的粮食,这就是农赋。这也是后代王朝农赋的主要形式。

后来邦国昌盛之时,粮食实在是太多了,保存极为不易。因此邦国允许农民交钱,替代农赋,这就是所谓的农税。大多数时候,两种形式并存,合称农业赋税。

明国万历年间,首辅张居正改革财税,实施一条鞭法。自此之后,农人不再交粮,而是用银子替代粮食上缴。一直到明国灭亡,农业只有农税,不再有农赋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