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末之力挽狂澜> 第一千零二章曙光在望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零二章曙光在望(4 / 5)

在座的聪明人其实很多,在刚才众人的发言中,很多人也都隐隐约约地看出来了点什么。

施琅很明显地是打算要后发制人,而刘双,显然对李泰文的题目极为熟悉,那随手拈来的各个数据,便绝不是一天两天所能搜集得到的,他提出的种种对策,既有条有理,又都有据可循,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堪称完美。

而施琅抛出的开发台湾岛计划,也是一个威力十足的大杀招,可以为月港的众多商家提供一个巨大的源源不断的财路。

因为施琅刚才提到了台湾非常适合种植甘蔗和谷物。

谷物也就罢了,民以食为天,自然是越多越好,但甘蔗,在这个年代,绝对是一个造富利器。

因为甘蔗可以制糖,而蔗糖在这个年代,价格可比暴利的食盐要贵多了。

食盐老百姓也能吃到,但糖在这个年代,绝对是只属于富人的奢侈品。

糖这个概念,在中国古代就有了,有句成语,叫做‘甘之如饴’,这里的‘饴’指的就是糖。

但是很多人不知道,古代的糖,其实指的是麦芽糖,麦芽糖虽然甜,但口感和甜度,却远远不如蔗糖,甘蔗真正在华夏开始大规模种植,却是在距今三百多年前的宋代。

甘蔗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,需要阳光充足,土地肥沃,而这些条件,台湾岛都有。

而在华夏,虽然江南一带也有人种植甘蔗,但一来气候不对,江南一带虽然温暖,但依旧是属于温带地区,并不是很适合种植甘蔗。

在后世,对甘蔗品种做出一定程度改进之后,在华夏的南方,甘蔗的种植已经非常普遍,但在这个年代的大明,想要让甘蔗长得好,长得快,最好的种植地点,依旧是在热带地区,比如台湾岛。

再说这个年代的大明,北方各地正在被缺粮的危机所困扰,老百姓种植粮食的土地还嫌不够,官府也并不鼓励百姓种植甘蔗。

所以由于数量稀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