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帝国的崛起> 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(2 / 4)

林裕道:“报纸上关于竹嫣姑娘的报道开始逐渐减少热度,这才只是第四天。”

他还是不大适应京师的“氛围”。与他昔日在乡中读书时完全不同。他是童生功名。奈何北直隶的士子人数太多,且个个强悍。他始终未能成为生员。

这是他毕生的奋斗目标,也寄托着父亲的希望。当然,这是在来京师之前。此时,他已经在学习“杂学”,准备通过招考进入仕途。

林文宁捻须道:“多看,多听,多学,少说。”

有些事,他没法告诉儿子。

“扬州爱情故事”之后,还有新会有的安排来占据京中的舆论。他遵照大帅的书信,已经安排好。

“是,大人。”

“去吧。”

林文宁将儿子打发走,在书房中微微沉思着当前的局势。战斗早就打响,只是这云橘波诡的局势会最终走向何方?

八月十日,在京中舆论场关于“扬州爱情故事”而减弱时。一则新的消息重新激起舆论场的兴趣、高-潮。

遵化县令汪伟毅在论道报上投稿,点名怒骂张昭唆使魏国公徐俌上书改革江南卫所,实则为架空兵部,实乃国之蠹虫,理当万人唾骂,以正官场风气。

实话说,官员指名道姓的骂新秦伯张昭,这在京师的舆论场实在很难有任何的作用。

大明朝的御史们早就在这么干。他们不是在报纸上骂,而是直接上书弹劾。

大明的御史就是这么尿性。谁当红就骂谁?日后的万历张相公执政时,一样有御史骂他!

这不能仅仅用御史们有业绩压力来解释,更多的是一种“叛逆”的文人精神。

说的好听点叫做“不盲从”,“有独立的思考能力、精神”,说的不好听点就是“文人相轻,眼红,博名声”。

这件事的“爆点”在哪里?在于遵化县令汪正堂在北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