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抗日之铁血使命> 第八百三十七章:北线战斗的影响(上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百三十七章:北线战斗的影响(上)(2 / 5)

,就是拼刺刀,也明显失去作用。靠冷兵器拼刺刀的战术,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已很少采用,都注意以增强火力密度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。

日军未到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,也未遇到过大密度火力的对手,所以一直把现代作战中只有最后才使用的手段——拼刺刀,作为制胜的途径。

而苏军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、国内战争的经验,非常注意“火制”,即火力密度,所以士兵的轻武器大部已自动化;并加强了炮兵,在关键时刻,要求在炮兵射区内,每平方米1分钟内平均爆炸两发炮弹。

这几次战斗,当日军发起了遮天盖地的冲杀时,苏蒙军在河两岸的各种炮群以相互交织的密集火力,使日军不仅发生了很大的伤亡,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极大的恐惧。

不少日军的士兵和军官,事后回忆说,数不清的苏蒙军炮弹所炸起的黄土与黑色浓烟混在一起,顿时使阵地上空由晴天变成了阴天。由于苏军的“火制”,使日军的“白兵主义”无法发挥作用。

再次,是对苏蒙军通往河西的军桥地区,日军多次研究,并专派部队对其作为意要攻击目标,实际这些军桥,不少是苏蒙军的伪装物、暂用桥。真正的多数桥梁,是在哈拉哈河的水面以下,或称之为暗桥。

这种桥是在河床上打好基础后,根据河水的涨落和人员、车辆、火炮通过时需要的宽度及深度,建成水下的平坦水泥道面。对这种桥地面进行侦察时,不到其附近很难发现,除非河水的透明度较高,否则空中也难以侦察到。

日军总认为切断哈拉哈河上的桥梁,即可将苏蒙军的前后阵地分开而予以各个击破。实际河上的桥梁,成了对日军的引诱目标。

第四是苏蒙军使用了以假乱真的战术,即在日军进攻前,又佯作向河西撤退,对此日军却相信不疑。

当“追击”开始后不久,先头的部队即遭到苏蒙军预定的反击而被迫停止。此时河东、河西的苏蒙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