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日月永在> 第三百四十五章:泉州(上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四十五章:泉州(上)(4 / 8)

但朱允炆心里还是一阵别扭,早知道这时候的日本那么有钱,说什么也得卖五十万、八十万啊。

“泉州的海商里面,有东瀛人吗?”

开心之余,朱允炆突然想到这么一个严峻的问题。

“有啊。”

李清泉连想都没想就回答道:“不仅泉州商会里有东瀛人,包括泉州海商几个大型的商号,都有东瀛人的股份。

这些东瀛人的手笔大方,动不动就是几船几船的银子输送,海运司的胥吏,光每次称银子的重量都要忙活好些天。”

朱允炆哪里知道,在十五到十七世纪,整个世界的白银三分之一以上都来自于日本。

张居正一条鞭法的顺利推行,绝大部分依靠当时日本的白银输送,使得明末时期国家的现银暴涨,同时也催生了资本萌芽。

后来日本政府在十七世纪初出台政策限制白银对明流出,更是直接导致崇祯朝白银流入锐减,国家出现严峻的通货紧缩,使得本就已经不堪重负的明末王朝经济体制崩溃。

而现银的进口量不足,也使得铜钱汇率发生贬值,民间出现通货膨胀。

紧缩和膨胀两个完全矛盾的经济点,竟然在崇祯朝同时发生,看似不可思议,但却恰恰一起发生了。

这个问题,其实朱允炆眼下的大明本也会发生,只不过银行的成立将这件事压制住了,这一点上,格里安奇在银行建立之前曾向朱允炆做过解释。

“大宗的贸易行为,商人都使用白银货币,而在日常生活中,百姓用到的都是铜钱交易。

铜钱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货币体系,并不是单纯的作为白银的辅币存在,如此一来,铜钱和白银之间就存在一个汇兑的问题。

但这个汇兑的关系并不稳定,一旦现银流入过量,对外的贸易顺差无限扩大,那么国内的铜钱就反而会增值,因为白银不值钱了,再想以一两现银汇兑一千文铜钱,本身就不会被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