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天子> 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(3 / 5)

朱祁镇沉吟片刻,心中就有了主意。说道?:“先生之计,治标不治本。”

“朝廷每天水旱蝗不绝,朕深为忧虑,切以为乃是水利不治之故。水利不治,则旱涝不均,旱涝不均,则蝗虫大起。欲除百姓疾苦,水利为先。”

“治水之策,决不可存一劳永逸之想,盖因天时有变,地利有变,今日治水之策,可能就是明日祸害之源。”

“这一点,先生也是深知的。”

于谦听了也不能不赞同。

因为于谦治河方案之中,对泥沙对三个大湖的淤塞,也没有什么办法处置。

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也说,百年树人,朕不敢存一治河则千百年无忧之想,自然也要为后世留下一些人才。”

“如果以先生之策,河北水利大功告成后,这些人该如何安置?”

“大抵一部分授官,一部分赐金还乡,但是几十年后,如果再想治水,难不成再征召民间人士吗?”

于谦只好说道:“臣愚昧,却不知道陛下之意是?”

朱祁镇说道:“这天下治水之士,还是要下榜征召的,但只是应急之策。朕准备,在卢沟河边设一学堂,以阮安为祭酒,沐敬为教授,专门教授治水之学。今后工部治水之事,必须有水利学堂出身的官吏主持。”

“要当心,朝廷爱民之本意,却变成了害民之策。”

“如此治水之道,薪火相传,朝廷也决计人不乏用。”

于谦听了说道:“陛下,如果学堂出身,全部要授官,岂不有冗官之患。”

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说笑了,先生在京师也清理过胥吏的。自然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样子,而今工部之中,有进士举人功名的人有多少,剩下都是积年老吏,用他们还不如用水利学堂出来的学生。”

“今后,吏员不世袭了。朕总要找些人做事才对。”

于谦想了想,一时间也没有想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