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贞观俗人> 第225章 三顾茅庐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5章 三顾茅庐(3 / 5)

地方他都节过了,裁减宫人,缩减宫廷开支,甚至是削百官之俸,停勋戚赏赐等等,但还是远远不够。

如今已有不少官员上奏,要对他的北衙六军动手了,这是李世民不允许的。

“总不能靠养猪吧?”李世民把齐民要术养猪篇扔回给秦琅。

秦琅捡起书,合上。

“陛下,财政问题要解决,里面水很深,但总结来说,其实就是一个字,税。国家财政靠的是税,而要增收,要不扩大税源,要不提高税率,或是增添税种而已。”

大唐的财税制度是继承的隋朝,基本的税制就是以均田制和府兵制为根本的租庸调制,这种制度非常简单,按丁征税,每年每丁租粟二石,调绢二丈、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、麻三斤,一年再服免费的役二十天,未服满,每日折绢二尺为庸上缴。

这种税制很简单,设计之初,理想下的税率是四十税一,因为理想状态下一丁是授田百亩。

唐朝的租庸调其实比隋朝时是下降了的,比如隋初是以床为单位征税,一对夫妇谓一床。因为这种夫妇税率高,还导致当时很多人宁愿单身,或是搭伙过日子也不举办婚礼。后来改成按丁征税,一丁田租三石,到唐朝立国后,改为两石,税率下调许多。

除了这些正税正役外,没有其它的工商税了。

这样的税制,好处在于收税的时候简单,一目了然。

但不足之处在于,均田制其实推行的不够,多数丁口并不能足授,导致税率实际上是大大提高,远不止三十税一。

其二呢,没有工商之税,不禁盐铁,就导致了税种单一,财收不足。

尤其有一个大问题就是,大唐拥有许多不课户,不课丁。这个不课人口占到了此时总人品的起码一半以上,这是很大的问题。

只有成年男丁要纳税,女人孩子老人不纳税,而官员、府兵又不纳税,奴婢、部曲也不纳税、僧侣、道士、尼姑、女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