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都市言情>纽约1995> 230 网络舆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30 网络舆论(7 / 8)

舞,根本就停不下来。

“特别作战办公室”的行动还是有所成效的,不断的电话骚扰,终于还是挤掉了《莎翁情史》的两、三个志在必得的专业技术奖项的提名,使其难以延续去年泰坦尼克的辉煌。

然而,这才是开始!

按照米拉麦克斯的传统运作方式,获得提名之后,应该是一通媒体吹捧,然后票房开始上扬。

但是,获得了十项提名的《莎翁情史》,却立即在互联网上收获了大面积的差评,普遍的评价都是无聊、让人打瞌睡、浪费电影票这类差评。

更有些在论坛或者社区小有名气的账号发文抨击“奥斯卡冲奖电影”,声称那些为了骗取小金人而拍摄的“冲奖电影”就是行业毒瘤,挂着文艺的外衣,毫无商业价值,真正的佳片应该是向去年的《泰坦尼克》,既获得了奖项的赞誉,又在票房上赚得盆满钵满。

美国人普遍的“慕强心理”便是谁挣钱了,获得了商业的成功,便是值得尊敬的强者。

批评者从《莎翁情史》的拉跨票房入手,声称它根本就不配获得10项提名,它与《拯救大兵瑞恩》的差距不是一项提名,而是一条鸿沟。

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,造成只要你在这两天上网,就一定会看到批评《莎翁情史》“得位不正”的文章,多看一会,还能收集到好几个从不同角度作出分析的文章。

任谁在这样密集的信息“攻击”下,都会不自觉的建立一个认知:“《莎翁情史》是个不配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烂片,傻子才去电影院看。”

白奎因并没有在那些学院评委能够看到的“高端”媒体上和哈维斗法,他不在乎《莎翁情史》能够获得多少奖项,他要的是没人愿意掏8美元去影院观看这部电影。

而攻击发动的时机,就是《莎翁情史》获得提名的时候。

来自网络的攻击打得哈维措手不及,他习惯在传统媒体和敌人作战,面对网络铺天盖地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