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明公务员> 第八十六章 对症下药何其难?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十六章 对症下药何其难?(2 / 4)

有培养郎中的责任的。但是太医院最顶层的御医,都是小心翼翼混日子。从各地招上的医学生,又能得到多少真传。甚至他们最看重的,不是太医院的医术,而是太医院的名声。

有了太医院混这一段时间,回去之后,就宛如镀金。成为名医了。

当然了,太医院医书众多。是以朝廷之力收集的。这一点上,远远胜过了地方之力。如果在医道上有些根底,在太医院努力研读的话,未必没有成就。

毕竟,不管怎么培养,学习这一件事情,还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。

这种状况,也不能怪太医院。

一来,大明刚刚建国,虽然十几年,但是体制建设,还没有完。就好像49年建国,但国内战争当时并没有平息。而大明洪武元年的时候,北伐正打得如火如荼。真在天下抵定,已经是数年之后了。

满打满算,天下安定不过十年,这还是没有算一些局部战争,如云南之战。各地平乱剿匪的战争。

太医院的事情,在这些事情上,根本不算什么。

也没有细心安排。

二来,医学一直以来是师徒传授的。而今换成了国子监一般的公开学校传授。这很多人都不愿意。他们对抗不了朝廷。但是自己愿意教与不愿意教,也是有区别的。

何夕说道:“太医院做得什么样子,戴先生也知道,所以第一件事情,就是改革这个。”

戴原礼想了很长时间,说道;“怎么该?”

何夕说道:“戴先生,您的弟子需要多少年打基础。我听外面说,最少十年。”

戴原礼沉默了一会儿,说道:“怎么说啊。这事情对也不对。药材,穴位,经络,药方,等等,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,全部要记下来,有的穷尽十年之功,未必能背下来。但是有些就不一样了,比如我。从小的识字课本就是汤头歌。二十出头的时候,就已经倒背如流的。在恩师身前伺候数年,言传身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