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明公务员> 第一百九十六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九十六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(2 / 4)

,所以维系底层百姓的生活。打压中间环境,就是必然。

能做到这一点的,就是明君了。

资本主义制度,大商人,大工厂主,在封建政权看来,无非是无数中间环节的一个。而且是最不稳定的。自然处于打压状态之下。

而皇帝,或者说皇室,是不可能独自管理如此大的帝国,他必须有帮手,这个帮手,也是经过各种遴选的,军功贵族,外戚,世家豪强,士大夫,最后选出现在的文官官僚。

这也是而今大明政治结构,对皇权最没有威胁,让皇权统治最理想的状态。只是奈何,世界上的一切要素都在变动之中,没有什么是永恒的。这些士大夫们,官僚们反而成为皇帝最大的对手。

只是这些官僚本身就服从朝廷统治思想,自然也压制各种方面其他势力的崛起。

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另外一个原因。

而现在情况变了。

当王朝赋税根基,建立在工厂,工商业上。原本封建王朝收税那一套是不行了。必须要改变。

如果没有这一场战争,或许还能逐渐的改变。但是何夕却知道,平定天下战争经费是一个天文数字,何夕预期最少要一亿元。看上去多,其实不多,无非是北京方面五年赋税,如果占据天下之后,不过两三年就有了。

在何夕看来,这仅仅是底线。

如果为战争筹集经费,自然不能这么少,三亿元大概是一个合适的数字。

这样的数字,下面拿出来拿不出来?在何夕看来,是能拿出来的。本来何夕是想要用印钞票的办法来搞这一笔钱,他基本测算过,而今生产力与生产规模,还有南京管辖钞票流通范围,是能够承受得起,这样的超发。

毕竟之前,并不是没有。只是数字太大了。会引起恐慌的。

毕竟市场是有情绪的,如果单纯的计算能够代替市场情绪,那么经济学仅仅保留数学部分就行了。

那怎么搞这多钱?即便是发债,也必须要人买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