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明公务员> 第十章民意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十章民意论(2 / 4)

,不了解何夕新学的人。根本不可能融入圈子,自然也很难得到机会。

也就是所谓的学阀是也。

但是在南京可就不一样了。

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,李景隆等人。

徐达的三儿子,徐增寿也在这一群人之中。

徐增寿也是得到了父亲的支持,想办法与北边搞上关系。但问题是,南京城之中,大家都与北京方面有这样那样的关系,但是都是生意上的关系,几乎没有人愿意投奔北京。

毕竟,即便北京胜过一战,但是整个大明,特别是南京这里,都觉得南京是正统,之前不过是疏忽而已。

将来定然不会在发生了。

历史上,燕王打了好几年,也没有改变这个想法,而今也是一样的。

徐增寿虽然想与北京搞好关系,但是总不能太出格了。而李景隆,郭英,等这些人算是对北京关系最好的人了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们与何夕本质上是一类人。

都是外戚,虽然立功,但是实际上在朱元璋时代得到重要的外戚。

虽然韩国公李祺也是外戚,但是李祺的班底乃是李善长留下来的。而李景隆等人就不一样了。他们更多依靠皇帝的信任。朱允炆上位之后,一朝天子一朝臣,这些外戚自然疏远了一些。

他们不高兴之余,对南北之争多了几分幸灾乐祸。让他们去投北京,是不可能的。身家性命都在南京,但是不妨碍他们对于南京的失败,嘲笑几句,凡是朱雄英即便打进南京城,对于他们来说,也不过换一个皇帝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

这些人看了文章。很多人还在研究文章背后的含义,李景隆已经看明白了。

毕竟李景隆的父亲是有名的儒将,而李景隆在儒学上也是有造诣的,并不是睁眼瞎。

李景隆叹息一声,说道:“如果太祖也是这样想就好了。”

“怎么想?”郭英看不明白。问道。

李景隆就给他们解释了民意与天意的区别,这些道统与法统的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