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明公务员> 第一百二十七章朱允炆的犹豫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二十七章朱允炆的犹豫(3 / 4)

不是何夕有什么本事。而是北京的基本盘太小了。

等于何夕将整个大明,以及大明已知世界都成为了北京地区的经济殖民地与商品倾销地。所以北京有富裕人力物力进行战争的同时,也能对百姓进行安置。

但是放在南京这里就不一样了。

首先,南京各地已经受到了北京工业化的冲击。这个冲击是各方面的。不仅仅是纺织业。只能说纺织业在江南占据的份额太大。影响力举足轻重。

北方纺织业一开始对南方的纺织业冲击不大。就是因为以方孝孺为首的很多保守势力在努力抗争。

方孝孺是有些东西。

他或许不理解一些现代的知识,但是有些现象他看得很明白。比如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。这个问题,即便是放在后世,也是一个世界级别的课题。

方孝孺给出的答案就是抗争否定。毕竟,儒家本质上就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学问。甚至现在一些儒家的东西在很多偏远的农村保存的很好。

这并不是,他们并不在二十一世纪,而是他们生产关系保留了很多农业社会的东西,儒家在他们这里有生命力。

但是,当方孝孺倒台,丁显上位,并代替建立江宁工业区,基于赚钱这个立场。丁显毫不犹豫选择了纺织业。这种情况下,就没有人给这些人遮风挡雨了。

财富大量的向江宁区集中,让江宁区的发展,简直是一日千里,大有北京速度重现的结果。但是他的急速发展,代表着整个长江两岸纺织业的衰落。

无数家庭陷入经济危机之中。

再加上连年的征战,货币贬值,民夫的征调。朝廷腐败。等等问题。百姓已经在水深火热之中了。

很多百姓男丁被征召去为军队运输粮草。而家中全靠妇孺耕作。织布才有一些收入。而今连这一点收入都要剥夺了。

长江两岸,就好像一堆积薪,就差一根火星了。

而丁显做的事情,就是给这两岸百姓点燃了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