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> 第622章 双帝同辉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22章 双帝同辉(1 / 4)

“其名虽国,其实不国。”

听着这硬邦邦的话,甚至都不用去分辨音色,李世民就知道这话定然是出自于魏征之口。

作为一个儒生,尤其还是出身山东河北奉行王道的儒生,对这蒙元有意见简直再正常不过。

在李世民看来,这元朝虽脱胎于蒙古,但其身上的草原习气也实在是太过明显。

草原部族之内头领威望无两且无法度,几乎任何事皆可一言而决,本质上来说不就与这吏进法差不多?

这忽必烈在位长久却未除此弊病且用兵频频,可想而知无论是朝堂还是军队,其要职恐怕都被勋贵们把持了个干净。

其最终导致的问题,一如前汉。

黔首为豪强奴婢,只知豪强而不知有君,最终便是豪强与中央大动干戈。

再与前汉相较的话,这元帝手腕差了汉君就不止一筹。

既不知用酷吏,也不知与民生息,空想靠一纸君命革除弊病,但却从未想过天子威从何处来。

结果就是汉君三代削豪强抑兼并除封国,成了汉武之功绩。

这元帝在位三年被弑,元廷之亡再无可避让。

唏嘘之下李世民也禁不住对儿子耳提面命:

“承乾须知,朝堂如疆场,革弊如战争,能以成事者,须流血死命也。”

这话很有分量,但对于十四岁的太子来说无疑还是太超前了一些。

对此李世民也不以为意,毕竟他还有大把的时光,有的是时间来慢慢规范这个太子。

而且这话只需记在心里,那日后便自有想起来的一天。

这后世只说那蒙古权贵的利益受损时如何如何不愿,可难道天子太子就能心甘情愿接受自身利益受损乎?

等承乾游历天下遇了贪腐之官吏损其威,自会明白今日之说的含义。

一旁的魏征闻言张了张嘴很想说点什么,但是回想一下由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