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天子>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(2 / 4)

阁之中,循规蹈矩,唯唯诺诺,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张辅,似乎不是真正的张辅。而这个时候的张辅,才是真正的张辅。

张辅走出祠堂,立即让仆役给成国公府,定国公府,北京城中所有勋贵递了帖子。

张辅不敢说,从来不与勋贵交往,但是大规模宴请京中勋贵,却也是少有的。

张辅这样的举动,似乎没有隐瞒。

杨士奇立即知道这一件事情了。

杨士奇思量之后,先派人将于谦叫过来,问道:“这一件事情,你知道吗?”

于谦当然看过这一篇文章,但是说道:“学生不知道。”杨士奇并不奇怪,说道:“但是这是陛下的意思?对吧。”

于谦沉吟一会儿,说道:“陛下常有开疆扩土之志,老师也是知道的,只是如此分封藩王于朝廷鞭长莫及之地,恐怕未必是陛下本意。毕竟靖难之事。总就是避不开的。”

杨士奇当然知道了。

靖难之事,是大明的禁忌。不能说完全不能提。但是在靖难之后,削藩早就成为不能说的政治正确。

杨士奇叹息一声,说道:“你还是没有看清楚,这焉知不是陛下欲削藩之策?”

于谦听了,先是一愣,随即想明白了。

在明朝人的眼中,大明是天下之间最好的地方了,远离大明的地方,都是蛮荒之地。将各地藩王分封在远离大明的地方,最少而今的两京十三省,却是不会封王了。

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现的削藩?

不是谁都能在各地站稳脚跟的。甚至并非谁都有襄王那种胆气的。

于谦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老师的意思是?”

于谦已经适应了他在朝中的政治地位。

于谦乃是皇帝与杨士奇之间的连通通道。

很多事情,都是朱祁镇都是通过于谦与杨士奇沟通。

杨士奇说道:“此事万万不成。虽然这里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