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天子>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(3 / 4)

面有些东西不错,比如藩王之事。我从来没有想过,如果按照而今藩王各支子孙繁衍下去,会让朝廷不堪重负。”

“我准备,拟定宗藩条例,从此朝廷只负责各藩王的年俸,而各藩王的族人,由他们自己负责,也酌情让宗人出仕。但是永乐年间,朝廷消耗太多,纵然从洪熙以后,休养生息,但是其实屡次战争都没有断过了。”

“宣德年间,平汉庶人之战,征兀良哈,松潘,安南覆师,正统以后,又有西北之战,而今又有麓川之征。”

“朝廷兵锋未熄,不过是大打,还是小打而已。”

“虽然瓦刺坐大,但是十年生聚,十年休息,才有兴兵,即便陛下有兴兵之意,我也要劝谏陛下,十年之内,无言兵事。”

杨士奇看这一篇文章,根本不在乎什么藩王外镇,直接点明了皇帝的意图。

所谓功夫在诗外。

这文章固然是好文章,张忠呕心沥血所为,几乎一字不可易。但是杨士奇更想看出来,这一篇文章幕后的意图。

那就是朱祁镇对改变大明鲜有国策的企图。

太皇太后在地震之后,已经不过问政事。杨士奇决计不愿意让朝廷陷于征伐之中。十年,杨士奇自己未必能在中枢十年。

所以他说出这番话。固然认为朝廷积蓄不足,不足以大做征伐。但是杨士奇未必没有一点私心。

这一点私心,就是杨士奇固然知道,他拦不住皇帝。

毕竟在古代皇帝真要一心做什么事情,很难有人能真拦住。

但是杨士奇却不想。为皇帝收拾一个烂摊子。

人老了就想求一个身后名,朱祁镇固然是皇帝,但是朱祁镇却不是太宗皇帝,杨士奇也是跟随太宗皇帝打过仗的。

真正知道什么叫做兵危战急。

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了。

杨士奇转过头来,对于谦说道:“将这一番话,转告陛下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