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我在现代留过学> 第六百六十四章 锡庆院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六十四章 锡庆院(1 / 8)

陆佃介绍完太学主要官员后,便簇拥着赵煦,从太学南门而入。

所谓的太学南门,其实就是李煜旧宅大门改过来的——当年李煜死后,其宅被转送给了钱俶,为礼贤宅。

钱俶去世,其子钱惟演将之归与朝廷。

庆历后,伴随庆历兴学运动而兴起的太学扩张,礼贤宅成为了太学的一部分。

这昔年王侯的宅邸,就这样成为了今日朗朗读书之地。

赵煦在群儒簇拥下,步入太学,便停下了脚步,问道:“诸位先生,昔年泰山先生孙复与安定先生胡瑗讲学之地,今可安在?”

陆佃答道:“奏知陛下,泰山先生与安定先生的昔年讲学之地,迄今依然是太学讲学之所。”

“两位先生当年所居的书斋及诸般文房之物,皆完好如初。”

“善!”赵煦点头:“请陆先生带路,朕要去瞻仰、参观两位先生昔年讲学之地!”

群儒顿时欢天喜地,陆佃更是第一时间就拜道:“臣谨奉德音!”

便率着太学诸儒,簇拥着赵煦,向着太学深处的锡庆院而去。

锡庆院,就是庆历四年之前的太学初创之地。

换而言之,在庆历四年之前,大宋并不存在太学这个学校。

彼时,国家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下面的国子学。

太学是在庆历四年,由时任判国子监王拱辰、同判国子监田况联名上奏,才创建的学校。

最初的太学,只是国子学的备胎。

所以,经费很少,处境也很困难。

其逼仄到什么地步?

连个教学场所都没有,只能租借锡庆院西北数十间僧人住房,改建成学斋。

不止经费少,师生也少。

最初的太学,师生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十人。

因为穷,很多太学生连吃饭都是问题。

直到来自南京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